清明节随笔

时间:2025-11-28 12:04:23
清明节随笔

清明节随笔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节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随笔1

清明节那天,是个真正天清地明的好天气。

这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实施以来的第一个清明节,单位按照规定放假3天(含周六、周日),有新鲜感;在清明节这天为故人扫墓,于我来说也是首次,有喜悦感;带着二子趁此节日同老家的人一起为故人扫墓,有团聚感。

走去扫墓的路上,两旁是翠绿的麦苗,如毡、如毯;远处有一两畦油菜花,黄花鲜艳的耀眼,放眼望去,宛如金线锈在浮动的绿毡上。和煦的春风送来阵阵果树的花香和新鲜的泥土气息,让你真正体会并欣赏“沁人心脾”一词的妙处。真正让我兴奋不已的是,路两旁的沟渠新来的春水,绿波荡漾,赏心悦目,不仅为春景增添了生命,尤其是油然唤起了儿时的记忆。小时候,每块田边都有不深的沟渠,作用有两个,一是夏天排涝,二是春天送来灌田的春水。一到清明前后,渠渠沟沟来满了水,就是这春水给农民、我和我的伙伴们带来了难忘的快乐。每逢此时,大人们便要忙着把春水灌到田里,看着绿油油的麦苗“呵呵”的笑个不停;我们小孩子或叠了纸船放到水里比速度,或拣起土片打水漂,或去水边挖起泥土作泥人、摔“泥碗响”,常常因此弄湿了手做的布鞋和少纽扣的小褂前襟,得到大人们的训斥,但伙伴那轻快的身影和我们无忌的笑声,犹在眼前,似在耳边。此后更有趣的是这一沟沟春水被大人们用汗水灌到田里后,沟里剩下浅浅的水底,这其中必定有鱼,大多是白鲢、泥鳅之类的小鱼,如果赶上好运气也有红脊背的鲤鱼和大肚子的鲫鱼,每到此时,逮鱼就是我们雷打不动的活动,倘若能逮到一条鲤鱼,便会得到同伴们的欣赏和赞叹,并有可能博到大人们的夸奖。但不知从何时起,这水就不来了,田边的沟渠条条素面朝天,恰如老农民脸上沧桑的皱纹。春水来不了,农民只能用机井水浇麦田,废柴油、费力气,不停的`抱怨:“唉!咋不来水哩?”孩子们也就少了这方快乐的天地。

“中央政策真是管用,多少年没用上的春水,今年来了;种田还有补贴…”弟弟见我看着春水微笑,打断了我的思路。

“种地不交税,国家还给钱,国家真是富了!啧啧!”

“听说农民贷款利钱也少了哩!啧啧!”

“农民以后日子好过了…”

“来水了得省多少力气,怪喜人的水…”

在水边交谈几位老大爷言里话外透着喜悦。

扫墓归来,幼时熟悉的路竟然陌生起来:村头一座二层的小楼挺出如烟的柳枝间,四五座新盖的“北京式”似乎是从地下冒出来的,连村的小柏油路像是又刚刚铺过,平坦二顺直。

是啊!温总理说:“农民富、国家安”。近几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农民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实惠。老百姓能不称赞吗?农村能不发展吗?国家能不安定吗?

好美的清明节!

清明节随笔2

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清明时。每年的清明时节总会有春雨相伴,仿佛老天爷都通晓人意,春风带着一方乡土的气息,吹拂着每一个前来扫墓的人们。因为这一天,人们都会在这个日子里祭奠他们心里最亲的故人。

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却远离故乡,身在海外的建设项目,心中的思念之情弥漫着全身每一个神经,仔细想想!29年的蹉跎岁月里,太多挚爱的亲人离我而去,如今我又该思念谁呢?

这些天看着亲友圈发来的清明扫墓踏青的相片,看着那青山绿水,花枝绽放的自然风光,那人头涌动的人群,布满在烟雾缭绕的大山陵园之中,满山遍野的墓碑像一块块告示的牌子竖立在青松树下,人们弯着腰、鞠着躬,那虔诚的景象让我热泪盈眶。

清明节这一天,是活着的人与先逝者相聚的日子,只不过一个在人间,一个在地下,彼此无法相见。那种情景,让每一个逝去亲人的家人,深深的感受到那份永别后的凄凉。我们只有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唯一能做的就是告慰他们,告诉他们我们依然记得他们!依然思念他们!依然爱着他们!就在今天,我们会用不同的方式思念他们!缅怀他们!我们会送上一束鲜花,会点燃一对香烛,会焚烧一摞纸钱,会摆上一些瓜果,会用双手拂去墓碑上的灰尘,会用金线笔重描墓碑上渐渐褪色的碑文,这些都是我们在寻求心灵的慰寄和寄托心中的哀思。

今年的清明节,我最思念的人,就是刚刚离我而去不久的舅舅,他享年90岁,满头银发,和蔼可亲,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用勤劳的双手带大了我的母亲,也培育出五个优秀的儿女,他作为新中国第一批电建人,他把这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电力事业。

茫茫红尘,阴阳相隔,呜咽的凄风中您可听到您最爱的外甥那深情的呼唤!舅舅,您在那边还好吗?那个世界可有春风煦暖?那个世界可有阳光灿烂?那个世界可有人为您遮风挡寒?那个世界可有人为您嘘寒问暖?

寂静的深夜,缅怀以故的亲人,内心的疼痛也瞬间袭来,霎时蔓延全身……

离去便意味着永别,品尝到了分离的疼痛,又怎能忍心再让深爱自己的亲人牵挂,担心?

只是,远去的记忆,逝去的灵魂,在我的心灵之中慢慢的远去。日月交替,斗转星移,我的生活依然会继续,与其沉浸在心酸的疼痛里,倒不如将这深深的情意珍藏在心底。

人生就像一只蜡烛,一但点燃就不停的燃烧,一直到最后,火苗渐渐的熄灭,然后一缕青烟冉冉升起。我知道舅舅在这个世界上永远的`消失了,能留在这个世上的只有亲人的思念和他的骨灰,每逢清明时,都会有亲人来到他的坟头上一炷香,撒一杯老酒,说上一些思念的话语。

亲爱的舅舅;今年的清明节我不能来到您的坟前向你述说我的思念,但我会把心中的这份思念之情,化作一字一句的温馨话语,让它载着我这份崇敬的感情,随着互联网漂泊吧!愿您能感受到我心中这份深深的怀念之情!

我深爱的舅舅,希望您天堂的生活过的开心!快乐!

清明节随笔3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话被奇妙的大自然所印证,昨天下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的心像大石头一样沉重,因为要给老爷和老奶扫墓,以前,我不懂清明节的真正意义,直到今天扫完墓后,我才懂得了清明节的真正意义!

清晨七点,我们准备给老爷和老奶扫墓,扫墓对我来说可是件新鲜的'事,我们拿上工具,出发了。

走在蜿蜒的山路上,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了老爷和老奶的墓前,一年没来,坟墓上长满了荒芜的草,大家做好分工后,纷纷开始忙碌起来,一切就绪后,我们开始烧纸钱,随着袅袅炊烟,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的影子,他们告诉我:好好学习,珍惜生命。

是啊,人的一生苦短,每一天都要活得快乐,要不断超越自我,超越自我,梦想终会实现;超越自我,梦想化为动力;超越自我,创造美丽人生!我认为生命就在不断的超越自我,超越梦想!在山上,城市的房子尽收眼底,山中开满了金黄 ……此处隐藏3950个字……:人死了,都会这样吧。

妈妈烧起了纸钱。我在墓前鞠躬,默哀。望着墓碑上刻着的几个模糊不堪的字,心里泛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悲酸。一阵风吹过把地上的焚烧尽了的灰烬卷起,吹进了我的眼里,仿佛是在为我掩盖眼眶中的晶莹。

站在墓碑前,久久不愿意离去。天空洒下了随着风飞扬的如尘如粉的雨雾。就这么轻,这么轻,这么飘扬。象是蝶舞一样。清明节,就是一个雨纷飞的季节。

焚纸祭香,青烟寒食,撒清酒一杯,吟离歌数阕,哀思同寄。

一丝丝清凉,拂过脸颊,西方那天边,也渐渐暗了下来,一切都回归了开始的宁静,随着夜晚的来临,轮回着…

清明节随笔12

小时候的清明节总是雨纷纷,虽不懂何为断魂,却实实在在的在祖先坟前伤心地哭。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清明节变成了大大小小节假日里一个不被记起日子,也许是初中、又或许在高中,没了去山里扫墓的记忆。如今好怀念家乡清明时节那漫山红红的、酸酸甜甜的栽秧果和野花与绿树旁飘飘洒洒的小雨。又是一年春夏,今年的自己把清明节记起来了。这个20xx年的北国的清明节前夕,不再是断魂的雨,而是刺骨的风和寒澈的雪,那夹于风雪中滑落的雨,化作了粒粒欲挽留行人脚步的冰沙。有那么一瞬间,我很想对雨说,如果可以,我愿意留下,哪怕只能给你带去那么一点点温暖。可我最终还是走了,风推着我向前,雪告诉我前面还有漫漫的路。

又是一个晚上十点,一个月前的'这个时候,我趴在火车的窗户上看那掠过的一棵棵陌生的漆黑的树。一个月后的现在,我还趴在窗户上,听着清明雪后的宁静。您信么,月亮和她旁边的那颗星星一直看着我,告诉我,不要哭。它们说那条您回家的路,有开满鲜花的树。所以就算想,也请开心地哭。

回不去的我今夜唯能让心灵回去了,不用与他们结伴,就我和你们。

前夜雨夹雪后有感而作,寄情清明雪夜:

雪飘四月清明夜,雨坠三更魂断时。雾笼两地相隔处,松落一株冰肌馥。

那夜,帘落止语,一别永别。此时,衣起扶风,泣难成泣。

清明节随笔1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那一首《清明》,寄托给我们以思念,相隔数千年,在那落雨的春日之中,寂寥无声。——题记

我常想:清明,大概是个不太受欢迎的传统节日——在这时,想起已逝的亲人、朋友,许多人多会不禁潸然泪下——这情,这景,可有谁会开心高兴呢?可至少我是为他们高兴的。

清明,扫墓,除尽那墓前的灰尘,放上作为供品的水果,点心。焚上几根香,袅袅烟雾升起,笼罩在墓碑前,寂寞而忧伤。也许,那是一座无名的墓,墓碑孤独地矗立在野地上。然,那是,一个鲜活生命长眠的地方。那不是无主之地,那是他们的,庇佑亲人的最终爱念;最后的篇章。

清明时节,细雨绵绵,清风瑟瑟拂过面颊,好像葬礼上的悲凉乐章。亲人们,朋友们长眠于这广袤的大地之中,也许数百年后,也许数千年后,他们终究会归于尘土。而这里,是他们最后的归宿,他们人生路途的终点站。可人生没有最终篇章,那清明中的一抹微笑,是亲朋好友对他们最后的悼念……

在清明时节踏青,不知是谁提出的,我想,在清明时,走过那一片青翠的草地;走过那一片晨露中的草地;走过,那一片温暖的草地。寻找着永远离开的'人,他们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带着对已逝之人的思念,带着他们对这世间的最后一丝眷恋……清明,扫墓,是对已逝之人的悼念;清明,落雨,是自然对亲人的劝慰;清明,踏青,是对已逝之人的怀念。

清明这一个节日,是我们对已逝的亲人朋友在这世界上最后一点留存痕迹的证明——证明他们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曾活在这世界上。

试问:那“路上行人”为何“欲断魂”?因为,他们,在怀念在思念,也在想念啊!一个人的生命能有多长?它也许很短,在不经意间逝去,可它同样也很长。在即将逝去的那一刻,留在了在很多很多人的心里,永不泯灭。

谨以此文,记清明。

清明节随笔14

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即将结束,这次是他们在幼儿园里的最后一次春游了,又是清明时节。为了让春游活动更有意义,我们大班年级组统一组织安排了本次清明扫墓活动。

这天天气晴朗,知道要给英雄扫墓,孩子们心情都很激动,早早的就在戚家山山脚下集合了,每人都背着小书包,兴致勃勃地沿着台阶往上走,边走边聊着自己曾经的登山经验。我们是第一个到达的班级,很快就排好队伍等所有班级都到齐后。我们一起听张老师介绍了戚继光英雄的光荣事迹,还一起默哀,最后献上了自己做的小白花。整个过程虽然很短,但民族英雄的事迹在我们心灵留下了震撼和感动。事后,孩子们自己提意要在戚继光英雄雕像前面,照一张合影以作留念。还一直问我还有其他的戚家军在哪里?

回园的路线我们换了一条道,边走边玩,我们一起玩了好几个小游戏。途中还经过了一片农田,看到了一大片油菜花,孩子们都纷纷下去找有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追赶着小蜜蜂,一起观察了七星瓢虫,摆着个种造型让我给他们拍照。有些幼儿带的水喝完了,其他同伴都将自己的水拿出来一起喝,在分享中感受着快乐。

半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孩子们也渐渐地落出了疲态,我们慢慢地往回走,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班上的嘉嘉小朋友比较娇气很爱哭,平时都不愿意参加运动的`,这次走到半路上坐在地上不愿意起来了,说是走不动了还哭了起来。最后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跟着队伍一起走着回到了幼儿园。回到班级后,孩子们跟我说虽然很累,但真的很开心。我就鼓励小朋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这开心的半天时光,这样这份快乐的心情就会一直保存着了。

清明节随笔1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提到清明节,大家想到的大概就是给自己那些面都没见过的老相宗扫墓烧纸,亦或是半夜三更上厕所没纸你老祖宗来给你送纸来了(什么玩意)。

清明节不只有那些阴间玩意儿,它也拥有跟其他中国传统节日一样的美食——青团and清明粑粑。清明草是用来做这两种食物的原料,这可不是长在坟头上的草,在路边经常就能看得到,其茎、叶为绿色且表面有一点绒毛,花为黄色,跟传说之下①里的“小花”一个损色儿。采摘清明草时一定注意不要连根拔出,只需把茎掐断就可。

我曾经与一个同学去采清明草,操场(重师那个大操场)修建以前是一片荒芜之地,杂草丛生,清明草也是大面积繁殖,熟悉的“草影”早已让我有了想让它离开地面的念头。

说好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当天不只是万里无云,可能十万里都无云,太阳晒着地面,没有一点清明节阴间的气氛。我在这“千里清蒸,万里红烧”的气候中寻找着一棵棵草,找到了就把茎掐断,从地里取出来再放到一只手里边,不出一会儿就有了一大把草。太阳似乎并没有看过日历,愣是把清明节过成了三伏天,草有很多绒毛,手心很快就开始往外排水,毛乎乎加粘乎乎的感觉似乎让我隐隐约约看到了过世已久的老祖宗的容貌。在我不断穿越阴阳两界的情况下,我们总算把清明草的数量采集够了,清明粑粑就此出锅,味道我不是很记得,但我只是喜欢去采清明草罢了。

结果一般都不会比过程快乐,快乐的是为结果而付出的努力,老祖宗,需要我给您烧个粑粑过去吗?(哔——)

《清明节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